【中國解讀】以屋易屋,市區換郊區,上海老破小成養老神器?


創新,要有容許試錯的空間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3-11-28

瀏覽數 1,550+

 

「老破小」是中國大陸對房子的一種形容:老房子、設施很破沒電梯、室內坪數小。邱莉燕攝

「老破小」是中國大陸對房子的一種形容:老房子、設施很破沒電梯、室內坪數小。邱莉燕攝

鼓勵老年人搬去郊區住新房,將市區的老房子交給機構統一管理,租給來打工的年輕人,真是一箭雙鵰嗎?

「老破小」是中國大陸對房子的一種形容:老房子、設施很破沒電梯、室內坪數小。若是出現在繁華的市中心,或許有礙觀瞻;對於蝸居於老破小、想改善居住環境卻沒能力的銀髮族,也是個困擾。

於是,上海市政府近期想出了「以屋易屋」的一招:鼓勵想要換房的老人家,將在市區的「老破小」出租給仲介公司,搬到仲介介紹的郊區新屋。原來的老破小,由建商統一裝修後,變身為「人才公寓」,再出租給花長時間通勤上班的年輕人。

 

原來的老破小,由建商統一裝修後,變身為「人才公寓」,再出租給花長時間通勤上班的年輕人。取自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市區換到郊區住,如此創新的「騰籠換鳥」,出發點其實是好意。

市區老破小居住面積小、沒有電梯,不方便高齡長者生活和出行;新城區租金較低,但對在市區上班的年輕人來說通勤、生活同樣不便。雙方若能「錯位居住」,豈非相得益彰?也能令城市煥發新生機?

上海房地產市況,賣蛋黃區足可買蛋白區

名為「躉租」的房地產政策,從2023年8月開始試辦。邱莉燕攝

只不過,試行政策推出後引發上海市民不小的討論,官方所期待即將引爆的房屋置換狂潮,也遲遲未現身。

名為「躉租」的房地產政策,從2023年8月開始試辦,首批在黃浦、徐匯、靜安、普陀、長寧、虹口、楊浦共計七個區的14個街道試點,範圍不算很大,也並未明令全市推行。

擁有這些區域的一室房或一室半房、身體健康的60~75歲老人,可以選擇與具有官方背景的仲介公司、上海建信住房簽訂5年的躉租合同。

以楊浦區鞍山四村第一小區居委會所公告的通知為例,這些躉租房位於上海郊區的嘉定區,大樓名為保利雲上澄光,設有兩室兩廳房屋31套,平均居住面積在82平米(約24.8坪),「物業配置和小區設備可以共同使用。房屋內部裝修高端大氣,家具家電廚衛配備齊全。」

參加躉租的上海居民則需符合以下條件:
 
▊65至75歲有活力的老人。
▊在老人名下,小區內有1室和1室半的成套房屋。
▊躉租期間物業費全免,水電瓦斯車位費用自理。
▊躉租期最短為5年一簽約,到期續約另行協商。最後,是老年人「自願」將本小區的房子交至上海建信住房公司用於長期躉租。躉租合約到期後,市區舊屋的精裝修成果留給老人。

換句話說,原來的房子不再老破小,煥然一新,而且5年一到,經過美化的老破小還可以給老人家,高齡長者能選擇搬回原住處,或者繼續在郊區換房子住。

不可思議的是,這樣做的老人家還能領錢。

假使搬到郊區要交的租金,低於市區出租給別人所收取的租金,中間的差價,將補貼給老人家做為生活費之用。

市區換郊區「神操作」?褒貶不一 

 

上海老齡化程度超越全中國平均,若能多一些年輕人進入老社區,將使社區面貌更加多元化。。邱莉燕攝

 

然而任何政策,似乎有支持就會有反對。對於上海這一次新模式的探索,各界聲音亦有褒有貶。

根據中國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20年上海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老齡化率(60歲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高達23.4%,比全中國大陸平均高出4.7個百分點,突顯出上海已經進入深度的老齡化。

於是,大陸微信公眾號《上海樓市資訊圈》提供了一種判斷──做為一線城市的領頭羊,上海這種「養老+租賃」的體系,算是房改的一種全新模式,既解決了老年人的居住品質問題,又提昇了年輕人的幸福指數。

上海已經進入深度的老齡化,若能多一些年輕人進入老社區,將使社區面貌更加多元化。

不過,問題真的有這麼簡單嗎?將老人遷出,將年輕人遷入,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浩大工程。

 

大陸媒體《勞動報》分析,上海將城市養老和人才安居相結合,這樣「以屋易屋」混搭養老的解決方案,顯然比北京等其他城市更加複雜。

況且,5年租期內,老人是否能更換房源?如急需用錢是否能出售房屋?倘若老人離世,合約還是否有效?「一系列問題都還有待更詳盡的解釋,」《勞動報》指出。

「這個政策目前在上海,引起過大的討論,」長期觀察上海房市動態、信義房屋上海業務古北區區總監魏逢佑認為,若說有質疑,主要的核心在於,換房的誘因是否足夠?

以上海當前房價計算,市區內40~50平米的老破小賣掉,就能賣到300~500萬人民幣。運用這筆錢,本來就可以在郊區買到新房,又何必租來租去?

「這個政策即便推動,可能誘因不足,效果不會太好,」魏逢佑說,一旦躉租從試辦落實成為新措施:「對於房地產市場影響不大。」

養老創新,容忍試錯

相比於配套較完善的市區(圖)上海郊區新城的設施還不夠完善,地方空曠,就醫也可能麻煩。邱莉燕攝

 

長居上海、密切關注房市脈動的凱博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上市項目總監梁祥賢,也認為「配套細節可能還要再完善」。

從躉租的運作方式可以看出,老年人的意願是該模式是否行得通的基礎。那麼,老人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和市區便利的生活設施嗎?如果老人在郊區的房子中發生意外,會不會引發倫理問題?

梁祥賢指出,上海郊區新城的設施還不夠完善,地方空曠,沒有老鄰居,就醫也可能麻煩。

還有,大爺大媽要幚兒子女兒帶小孩 上下課的話,也不能住到郊區,除非郊區學校也優質,否則市區學校資源比較好。

如此看來,舊換新躉租房要成為上海市的「養老神器」,相應的交通、醫療、生活設施等,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週邊配套。若說創新就是試錯,這次不妨檢視一下社會主義國家的試錯空間有多大?

※原文轉載《遠見》: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