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职僧多粥少,越来越多台湾新科博士前往中国大陆寻找教职。然而,大陆大学教师的薪资弹性,合约种类、工作内容和学校获得的补助资源都差异极大,觅职前应先打听清楚。一名上海复旦大学教授5月时在网络上贴出他的5月薪资单,引起大陆网友热烈讨论。薪资单显示:这名教授的税前应发薪资为人民币1万5,335元(约新台币6万7,474元),扣除各种公积金、失业金、医疗金、费用及1,578元的教师公寓费用后,他实际到手的金额只有8,200多元。
这样不算令人惊艳的数字,可能才是多数教授的薪资真相。但也因此,有些人觉得在大陆当教授地位并不特别高,教出来的学生可能薪资很快就超越自己了。来自台湾、目前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王振源说,一名副教授的基本年薪可能约12万元,若加上各种不同的工作任务,譬如:上课时薪、超时费用、企业管理硕士班(MBA)教学、在办公室的坐班费、论文指导费等,年薪则有20多万元,但是非常忙碌。
他强调,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学院的老师收入就有差距,弹性很大。不像台湾,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薪资等级是公开的,额外增加收入的管道有限,通常就是接国科会计划。除了编制内大学教师的待遇,备受外界讨论的是更吸引人的「青年千人计划」,提供年薪约35万到55万元(从助理教授到教授不等),外加180万元一次性住房补贴。签约期限6年,期间要求一定的学术发表量,能获选的,也通常是已经有不错学术成绩的学者。
更有些学校征求老师时采「一人一议」方式,提供优渥薪资福利,但通常有一定签约年限。好待遇自然不会白白给,老师要有好的研究成绩,或者有非常繁杂多元的任务才能得到相应薪水,否则,期限一到就再见。在教学的挑战方面,有些学校会由校务人员或专门聘请退休教师随机到课堂上点名或「听课」,作为老师的年度绩效或升等考核,不少老师对此觉得颇有压力。有受访者透露,被打「C」等级的还会影响校方对该学院的拨款。
王振源在MBA教书,更容易感受到大陆社会浮躁的一面,这些在职生希望学一些能立即在职场上派上用场的东西,并直接表达出对老师教学内容的好恶。老师能否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是个问题。台籍博士在大陆求职,是否具备独特优势呢?受访的老师们都认为,想找到好工作,还是实力见真章,也就是自己发表的学术论文够不够「硬」。不过,也不能排除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
位在武汉的湖北经济学院里就有30多名台籍教师,据了解,湖北省台湾事务办事处对此给予支持,而且校方考虑台籍老师发表的期刊种类差异,还制定了符合台籍老师需求的升等办法。王振源说,有些学校会把「境外师资」的人数列为学校评量指标,台湾籍教师也算是境外师资,且可能比请欧美外师要更为「划算」,彼此又容易沟通,所以受到一些地方学校的欢迎。王振源2009年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至今已在大陆教书7年。他认为,台湾博士在大陆,能进入排名最前列的一流学校教书者越来越少,因为同时要跟众多从海外归国的博士竞争。
在湖北经济学院任职的刘其享则认为,台湾博士教育仍具有一定水平,能跟国际接轨,这也是校方看上他们的原因。刘其享在中央大学产经所博士班毕业,他发现台湾就业环境太困难,自己只能找到比较后段的私立大学教职,他担心进去后除了升等压力,要上的课也很多,还得担负招生业务,不能真正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在湖北教书1年半,虽然学生「太过乖巧」令他意外,但他认为学生可以透过教育改变,目前他有自己的时间做研究,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意。如果台湾有好的教职机会,愿意回去吗?刘其享说,如果是隔了很多年以后才有好机会,他已经在大陆建立起人脉和资源,可能就不回去了。
以上新闻转载自【中央社】记者张淑伶/上海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