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改革要針對核心問題


大陸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在7月中旬召開,針對當前大陸金融市場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重新部署。但是,哪些是當前大陸金融改革的核心?僅是組織結構調整與創立嗎?大陸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又在哪裡?等等,對於許多重大的理論問題,如果不認真的反思,是無法找到問題的答案的。

以股市為例,大陸股市完全由政府主導的政策市,那麼中國投資者進入股市根本就不需要看宏觀經濟形勢,也不是看上市公司業績,只要看政府對股市的意向就可以了。供求關係市場決正是因為政府過多地參與和干預大陸股市,大陸股市制度的內在缺陷是十分顯著的。比如上市公司國有企業為主導;投機炒作盛行;市場價格機制扭曲;絕對權力無法有效約束;簡單地引進歐美國家的金融制度、金融產品及金融工具等。

所以,大陸股市改革得從信用制度基礎入手,比如調整股市戰略發展思路,約束股市絕對權力及讓國有上市公司真正成為公眾公司等,如果僅從技術性方面,是根本不可能解決股市的問題的。首先,要讓大陸股市成熟起來,就要讓市場因素在股市中起決定性作用,而不是人為方式扭曲股市的供求關係。近1年來,A股讓IPO快速發行,既會人為的扭曲市場供求關係,也會放大政府的絕對權力對市場的干預,如果不把這些絕對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股市要想好起來是不容易的。

如果大陸股市的供求關係不能夠由市場來決定,有效的股票市場價格無法形成,那麼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上市公司就會無所適從。即投資者無法以市場因素來給上市公司的股票定價,上市公司也無法決定股票供求多少。所以,當前人為加大IPO的發行是不可取的。同樣,減少政府權力對股市參與,也是股市供求關係市場化的重要方面。這也意味著股市發行制度向註冊制改革勢在必行。
其次,要對當前大陸股市的規則與制度進行全面檢討,重組股市權力結構。因為,股票就是對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定價。對於政府為隱性擔保的股市,不僅容易導致政府對股市資源過度主導,就可能無法對這種絕對權力有效約束。因此,要讓大陸股市能夠真正新生,就得重構股市的權力結構及對這種絕對權力進行有效約束,從而讓使得股市的信用由政府隱性擔保轉變為由市場演進而來。

重組股市權力結構

第三,要重新認識與理解當前金融創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與功能。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在發達歐美國家市場所起到負面作用遠大於正面作用,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往往成了造成金融市場不公平競爭及金融危機四起的根源,所以,發達國家也正在採取不同法律制度對這些金融衍生工具進行監管。因此監管部門要對近幾年引進的金融衍生工具及程序化交易正在全面檢討,研究這些工具是否適應中國。

第四,監管理念的轉變。監管理念的轉變就是要由以往對股市的事後監管轉變為事前監管的引導與規範。可以說,2015年大陸股市暴漲暴跌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監管者對興起的互聯網金融HOMS系統缺乏了解,從而也就無法制定出事前監管及防範風險的規則,從而就讓這個場外融資市場得以瘋狂野蠻生長。等到這個市場已經瘋狂野蠻生長之後,再採取簡單粗糙的方式來制止與遏制,引發大陸股市的震盪當然不可避免。

最後,大陸股市制度安排的公共決策化,這是當前大陸股市能否成熟的關鍵所在,也是保證股市得以自我修復的制度基礎。因為,大陸股市的制度安排及改革,只有在這種方式下才能平衡好各方的利益關係,才能讓所制定的法律法規能夠真正落實執行。
大陸股市改革是這樣,金融市場改革也是如此。在進行深入反思基礎上,找到問題的核心所在。

以上文章轉載自【旺報】專欄作家/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易憲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