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在2020年11月15日由15個會員國簽署,並於2022年1月1日起生效,本報採訪學者專家,分上下兩篇,剖析RCEP對台商的機會與挑戰。
台灣對RCEP成員國出口額占比達六成,在不得其門而入下,台廠與民眾皆擔心將對台灣造成衝擊。但事實上,區域貿易競爭問題長期存在,RCEP或加深挑戰。
近兩年,政府與民間舉辦許多座談,邀集相關領域專家來剖析究竟台灣不在RCEP將會產生何種衝擊?又應該採取何種策略因應。
如經濟部便指出石化、紡織上游、工具機等三大產業影響較大;其他台灣擅長的科技類貨品,因受惠於資訊科技協定(ITA)及擴大資訊科技協定(ITA2),除面板外,科技類貨品幾乎已享有零關稅。因受惠ITA的電子產品有七成零關稅,換言之,僅有23%傳統產業產品面臨課稅,因此「影響不大」。
但綜合這段期間各方討論,其實在RCEP成員國內設有生產基地的台商確實影響不大,甚至還可受惠於RCEP各項利多,但未有在RCEP成員國設生產基地,但客戶在RCEP成員國的台廠則影響甚巨,因為他們得真實面臨關稅、還有來自日韓的競爭力。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李志強認為真正衝擊在於競爭力。台灣產業與韓國、日本重疊的部分,像機械、汽車零組件、工具機、石化業等四類影響最大,特別台韓產業結構十分類似。如果RCEP簽定後,日韓產品有關稅優勢,產品相較台商更有競爭力,此外還有如通關便利之類的優惠,這對不在RCEP的台灣而言會是比較大的障礙。
儘管RCEP生效對台商會有影響,但這種衝擊並非突如其來的猛烈撞擊,因為區域經貿的發展與演化早已持續一段時日。李志強說,2019年中韓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韓國產業競爭壓力存在已久,而RCEP雖有壓力,但還不算是很大的衝擊。此外其關稅減免也是分好幾年,所以對台商壓力不是一次釋放,而是有時間做因應。
事實上,近幾年台商在區域供應鏈的布局已經開始變化。凱博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王啟銘指出,台商近幾年因為中美貿易戰,便被廠商要求增加第二生產基地,通常在東南亞,上一波去最多的是越南。
RCEP或許是全球經貿變化的一個節點,李志強認為,未來全球供應鏈會被切成好幾段,勞動密集產業會越往外移,以電子業為例,組裝部分外移,但上游則留在國內居多。比如塑膠業、紡織業,下游大概都外移,但上游會留在台灣。而RCEP之後,台灣可能往上游方面發展,再把中下游需要勞動力部分移到RCEP的成員國裡。
而在區域經濟整合中,受創最深的便是生產基地在台灣,但客戶在RCEP成員國之中的台商。對於這些台商,經濟部也曾提出「半導體+電動車」的藥方,希望能增加產品的差異化,並在產業上進行轉型。但,這帖藥是否有效?
李志強認為這不容易,一方面電動車仍在發展之中;其次,就算要往這兩方向發展,但往往是小眾市場,因為附加價值高的精品類產品早期銷售量難以提升,只有少數廠商做到,又或許一兩家就能提供所有產品,畢竟需求量不大。換言之,在經濟部的建議下,廠商並非不可能做到,只是會有更多台商等著被淘汰,或是被迫移出,在台灣無法生存。
在製造業之外,王啟銘提醒RCEP值得注意的還有服務業准入,這與生產基地無關。台灣如果沒有加入,會影響台灣金融業與電信產業,因這些行業有地域性,如金融是特許行業,通常會參考母集團所在地與市值等。所以如果台灣金融業要往國際擴展,會以台灣母行來審視資格問題,相對地就沒有如中國大陸或日韓等有競爭優勢。
RCEP上路-台商挑戰與機會/兩岸貿易夯投資冷 趨勢不變
RCEP生效將促使台商進一步思考生產基地的增設與布局,而未來該如何配置生產鏈成為眼前問題。路透
RCEP生效將促使台商進一步思考生產基地的增設與布局,而未來該如何配置生產鏈成為眼前問題。而中國大陸正積極通過RCEP引外資,但台商近年西進的熱潮在缺乏大環境推動下,相較三十年前正逐步淡化。
凱博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王啟銘表示,就台商機會角度而言,RCEP能協助降低中越之間的關稅障礙,會使台商在這範圍布局更靈活。而在目前區域整合狀況,在成員國當地設有生產基地沒有壞處。比如RCEP生效對越南、大陸台商反而是受惠良多。因此未來台商可能考慮至少要增設生產基地,或者至少跟日韓廠商取得同等地位,能取消不平等關稅。如果終端客戶在日本韓國,可能會讓台商考慮增加大陸廠房。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李志強也認為,RCEP可能會讓著重東南亞市場台商考慮在大陸增設基地。不過,他也表示,這幾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各行業面臨到壓力,競爭壓力大,對於RCEP會否吸引台商到大陸投資抱持懷疑態度。
吸引台企誘因有限
事實上,就投審會數據來看,台灣赴陸投資額近幾年逐步下滑,自2015年109億美元後,此後每一年未有超過百億美元,其中2019年投資41億美元,創下近十年最低紀錄。而2020年也僅些微回升到59億美元。李志強分析,一方面電子業不像以前熱衷去大陸投資,一方面大陸傳產本身有產能過剩問題,行業之間差異大。電子業可能還有好景,但因為擔心被大陸強迫移轉技術問題,赴陸更謹慎。現在兩岸是「貿易夯、投資冷」,跟以前投資帶動台灣貿易狀況不同,未來預計在陸投資會繼續冷淡,貿易方面則寧可在台灣生產賣給大陸,這樣不會有技術流失問題。
王啟銘則認為跟時代變遷與產業變化相關。台商大舉進入中國製造業在1990至2000年左右,2010年後很少製造業進大陸,因為土地成本、建築、人工成本攀升;2010年後進入大陸的多是服務業,比如技術服務、餐飲、美妝美容與產品銷售等等。大陸投資逐漸轉淡原因在於成本逐漸成長,過去台商處於低階生產製造,鞋類服裝等,2010年後這些產業沒優勢。因此,大陸已經不是唯一選項,這部分台商可能會綜合考量,假設因RCEP要增加海外生產基地,不見得會選擇大陸。
東南亞競爭力增強
至於福建平潭近年積極推廣十四五規劃打造成為讓台商對接RCEP的區域是否有吸引力?李志強表示,台商去大陸投資分兩段式,一是八零年代後期,傳產到廣東一帶,另一波是九零年代電子業移到江蘇長三角一帶,後來也逐步蔓延到其他地方,但福建因為地理環境、設施等問題,雖然跟台灣近,但配套還未發達,對台商可能不是理想的地點。
此外,前述兩波台商投資大陸的背景在於,投資廣東是台灣投資環境的變化,去長三角是因為科技產品全球化,換句話說,通常有大環境變化才會推動投資,但目前還未有大環境的推動助力,未來也比較難發生。
王啟銘近年也觀察到台商因為兩岸關係、大陸成本與貿易戰關係,「逐步」退出中國大陸。一方面是製造業台商在大陸比例逐步降低,紛把生產基地移到成本跟關稅相對優惠的東南亞;其次很多台商面臨傳承問題,後繼無人只好賣掉大陸工廠回台養老。王啟銘認為台商無論如何減少,大陸整體配套生產供應鏈、語言文化等優勢,未來可能還是台商最多選擇作為投資與生產基地的地方。(系列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原文來源:【經濟日報】|兩岸|大陸政經